自己并不是一个发烧友,耳机于我来说,只是一件日常用品,直到工作几年后发现,原来除了MP3自带的耳机,还有森海塞尔、AKG等诸多大牌的存在……然后,我悄悄地剁了一个索尼的入耳式,呵呵,之后又买了两个AKG和杂七杂八的别的耳机,直到去年偶然见到了特价的这个。
这次拿出来晒的,是森海塞尔的MOMENTUM系列中压耳式耳机(晒的是一代,目前已经有了二代产品),因为音译和大小,貌似一般被叫做小馒头。
还是先来开个箱吧。
时隔半年,这个盒子还真是挺坚固的!你能想象一个一岁半孩子的破坏力么??不过可能也是因为她前期不太喜欢这个耳机,最近才愿意戴上的~~-_-!!
盒子里配了一个表面质地柔软、植绒的耳机包,四周的缝线十分精细,正面有森海塞尔的Logo。打开之后就是耳机全家福了(这个Pink色特价,最开始怕Hold不住,不过后来带着出门也没发现什么不妥。)。除了有耳机本体,配线两条(一直不带线控,一弯带线控和Mic),合格证一厚本和一个薄的扎口耳机袋。
带线控的配线可以配合手机使用,背面有森海塞尔而Mic孔,比如iPhone,或者用来唱歌,都是不错的。
线控功能和一般耳机无异。只是……这个线控突兀的造型,让我想起了的我的AKG K315,也有个线控,然后看着好Low,所以至今我也没用过这条线。
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耳机线可以更换的耳机,最初拿到时觉得很神奇。一端是3.5mm的标准插头,接驳各种音频输出设备,一端是2.5mm的小插头,接在耳机左侧的耳罩下方。因为这条线是带线控的,所以两个接头都是四段式的。
仔细看2.5mm插头端,有一个细的槽口,这是用来和耳机配合的,插入后转动一下,这端就拧死了。话说目前靠插头本身的配合,就挺紧实的,这样的设计可能是担心插拔次数太多了造成松动吧。
没线控的线更为简单,除了没有线控、插头端是直的,其他的和线控线没区别。
这就是耳机的正面照了。再次被Pink色所震撼。但是这个颜色真的是Pink么??两个喇叭依赖中间一根金属梁连接,弹性不错,压耳式么,所以还真是有点儿压耳朵,尤其是我这种头大的男生,女生则没有那么明显,LD试听时没有抱怨耳朵不适。
顶部有植绒包裹,只是我这种头发容易出油的,感觉过不多久就会脏了。不过还好,至今还没脏。
喇叭上有森海Logo。两侧都可以在金属梁上滑动,以调节耳机大小增加佩戴的舒适度。每个喇叭可以摆动,但不能旋转,所以便携性上不如AKG K420这种耳机了。
耳机左侧有凸起的三个点,我猜是用来区分左右的。话说单边有线耳机,有必要区分左右么??没想明白……
头梁外侧是翻毛皮的,左右各有一小块金属片做装饰,左侧的是“森海塞尔”,而右侧的则是“MOMENTUM”。
喇叭其实还是挺厚的。外部是塑料外壳,内部是绒布的,里面应该是海绵吧。佩戴舒适,隔音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一次媳妇在家戴着,我喊她去擦地她都听不见,等我擦完了她跟我说你“这耳机真不错~什么都听不见”,现在想想,我当时是不是上当了??——提示一下,佩戴耳机出门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是过各种路口时。
说到这里,这个耳机不适合运动的时候,因为绒布会存汗。久而久之……可能会有汗碱吧,whatever,我一直是多汗的体质,所以对这个很敏感。
好了,我要开始努力描述听歌时的感受了。
回到最初说的半年才来晒单的原因。最初拿到这个耳机的时候,其实是打算送人的——因为颜色。后来变卦了,就拆了。
前期听起来的时候,话说整个人都不好了!!怎么可能森海塞尔的耳机会是这样的?!最初听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声音都是烩在一起的,什么都分不出来,浑浊,非常糟糕,换了前端也还是这个样子。同事听完也肯定觉得很差,不过碍于面子,同事说的是“你这耳机得煲煲”。
煲耳机这个玄学问题的是非在这里不讨论了,不过就我买到的这个森海小馒头来说,煲耳机是必须的。挑了一些大家推荐的歌,又随机挑了一些好声音的FLAC,每天随机的播了一段时间。
再次听时,就完全不一样了。试听的时候我选择了《Begin Again》的OST,一方面是看过电影之后,哪些配器比较容易识别,另一方面就是Adam Levine的这个声音实在太风骚了。凯拉奈特莉唱的《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低音非常清晰,层次很好,提琴、钢琴、鼓都能辨识出来,感觉三频里中低音更重一些。亚当莱文的《Lost stars》(into the night mix)并不是原声,不过我觉得比原版慢节奏的更好听,亚当的高音我觉得很棒(多届好声音导师嘛~),不突兀。
佩戴的话,其实还是有一些夹耳朵的,尤其是我脑袋又比较大……
对了,有了这个耳机后,我好像听到底噪了。T_T
总的来说……才300块钱的耳机是不能要求太多的,嗯,是的,话说这个耳机是6.2人民币兑换1美元的时候,用50美金买来的……想想国内各大手机厂商的高端耳机,小馒头的性价比还是不错的。
话说我很少听严肃音乐或者民乐,这个耳机的特点还是非常合我的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