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6月,德国人卡尔·本茨把一台单缸发动机装配到一辆特制的三轮车上开始,这种会自己行走的怪物引起巨大轰动??从此人们称呼它为automobile 简称auto,汽车改变了人们的世界,。卡尔·本茨曾说过,世界上没有比发明更令人心动的了。这位汽车发明者把一生都交给了他的创造,如今他的名字已不仅仅是一个代号或符号,似乎也已成为一种象征,甚至是一种回味。
从卡尔·本茨制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是以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行驶的,而也还是马车的模样,而经历了一百多年,世界汽车工业经历了三次变革: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上世纪50年代战后的经济繁荣使汽车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给汽车带来了第二次变革;到上世纪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物美价廉的汽车使汽车工业发生了第三次变革,汽车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无论是在便捷和舒适上,都有无数的开拓者为之奋斗。
而为了更好的为人们服务,与交通有关的各种元素都被集中的汽车上来了:古代的人们为了认准目标和方向,总结出来利用天象进行方位识别,北斗七星则是古老的导航手段,还有我们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不过,随着信息话的到来,更加厉害的导航技术出现了,这主要归功于一种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简称GPS,其实美国早在1958年就启动的一个军事项目(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Transit),在此基础上70年代开始着手建设研制GPS,而在90年代的海湾战的应用结果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开始备受关注。利用卫星定位技术,结合电子地图,实现的导航。
而对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来说,怎样能最快到达目的地,这就催生的车载导航的市场,而汽车上标配的音响系统(最早的就只是一台收音机,MOTOROLA就是靠这个起家的)也逐渐发展成影音系统,于是,车用导航也整合了这两个系统。
这是由雷锋试用提供的德赛西威NV5015车载导航一体机,雷锋试用是国内著名的数码设备使用平台,相对于其他数码产品,NV5015车载导航一体机是一种特殊的设备,因为是车用设备,对安装和安全要求上就比一般的数码产品严格一些,通常,安装这种设备的用户,99%的都会选择到汽车装饰店进行,只有为数不多的人会自己安装,这需要安装的人具备一定的汽车构造、原理和电路等方面的知识,碰巧,笔者对这些略知一二,因此,我们从安装开始,就自己动手,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图片和文字介绍,为大家分享一下德赛西威的一些细节,有助于用户购买时候作为参考。
通常“车机”最早只是收音机,后来集成了CD,一段时间还出现了“碟箱”可以一次装入8张CD碟片,而装在汽车中控面板上的就简称“机头”,这就是“车机”这个名称的来历,而车机安装在这段时间就以“定(DIN)”为尺寸,具体就是车机的厚度,汽车通常预留了1-2“定”的空间,形成了标准。后期随着汽车厂商的个性化设计,面板逐渐抛弃了统一标准,形成了针对性较强的系列,当然,这也跟车机后部的接线——简称“尾插”的方式有关。因此,机头通常是配合指定的车型的。
现在车机面板一改以往的模样,通常是以一块硕大的显示屏为主,周围分布着多个按钮或旋钮,最早的车机不是智能的,就像普通录音机或CD机一样,只是随着微软的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的出现,车机就出现了智能车机了,其实就是一台小电脑,而随着安卓系统的流行,车机的操作系统也内嵌安卓系统了,就像手机一样,和大众原装车机相比,触摸屏取代了操作按钮,例如本文我们介绍的NV5015,显示屏是8英寸多点触控电容屏,除了电源键外并没有实体按钮或旋钮,都用触摸屏和触摸按钮完成,可以看到,有音量键和安卓特有的主页键和返回键,唯一的实体键是电源键,设计得比较小。不过,作为车机而言,笔者对这个设计并不认同,这一点我们在后文会给大家分析。
从侧面看,车市NV5015的厚度,这就是前文我们提到过的“DIN”了,就是车机占用安装槽的高度。
后部是接线端口,根据不的车型,接线是不一样的,由于是一体式车机,背后除了通常车机具备的电源线、喇叭线、收音机天线接口外还有GPS天线接口,WIFI天线接口,4G移动网络天线接口,倒车影像输入接口。
接下来是随机附件,由于和车型高度匹配,因此附件就简单了,有三枚天线,对于上文提到的三个天线接口,除此还有倒车影像端子和CAN引线,CAN引线接到汽车的总线系统中,用于提取汽车的的一些状态,这个后文会提到,
至就是CAN引线,由一对双绞线组成,一端是接车机的接插件,另一端是压制好的杜邦头可以直接插到BCM盒子的接插件中的CAN孔上。
这是倒车影像端子线,通常一般的车机,具有视频输入端子,电源端子和触发端子,电源端子不用多说,是为倒车摄像头提供电源的接线,视频端子是接收摄像的信号线,触发端子用于检测倒档状态,以便于车机把显示内容切换成倒车影像信号。当然,也有的安装方法,电源线不从这里引出,而取自倒车灯,这样一旦挂上倒档,也就为摄像头提供电源了,而触发线也取自倒车灯,过来一个12V的电压,用于车机做切换信号,但打算改装的车具有CAN总线,因此触发线就可以不接了,车机通过CAN总线判断是否在倒档状态,从而触发显示切换。
这是GPS天线,是有源高增益天上,具有磁吸,防水设计,可以安装在车外,不过,我们通常安装在前挡下方,由于现在的GPS接收电路灵敏度非常高,又是有源天线,前挡带来的信号衰减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USB接口尾线,可以理解为安卓系统的OTG接口,可以外接U盘实现媒体播放,NV5015支持多种媒体格式的播放,还具有无损音频文件的播放能力。当然,这个USB接口也是将来升级系统的数据通道。
这就是4G天线和WIFI天线,由于是车用,需要安装在 隐蔽位置,考虑到防止和其它部位由于震动产生碰撞而发出异响,所以用海绵包裹起来了,我们打算就装在中控台附近仪表板侧面,厂家推荐装在A柱里,可是A柱是金属的,对信号有不小衰减。
配件看完了现在我们要装配了,这是原来老的导航车机,7寸电阻式触摸屏,单碟CD,是09年装的,WINCE系统,是当时功能最强大的一款导航车机,可惜,技术的发展终究是要把这些老货遗弃的,毕竟用了快7年的了。要把它拆下来。
现在我们来讲讲讲CAN总线。CAN是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简称,是一种基于实时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总线,利用 双绞线来传输信号,是有德国BOSCH公司专门为汽车检测和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只要所有的单元按照规定的协议并挂接在总线上,那么总线中任意一个接点都可以向其它接点返送信息,例如,在汽车中支持CAN总线的信号,内部的各种控制单元就通过CAN来传输数据,让行车电脑了解各单元的状态。而NV5015支持CAN总线数据的读取,可以识别发动机转速、电瓶电压、里程数、剩余油量等信息。
要引出CAN总线信号,要从BCM的相应端子接出来,BCM是什么呢?BCM是车身控制模块,就是行车电脑啦,大众车的BCM模块通常唯一方向盘下面。
我们爬到地下看看,看到这个黑颜色的盒子了么?这就是BCM模块,上方有一个紫色的16针插口,就是BCM通信接口,你到SSSS去保养车辆,人家用诊断仪就是接到这个口上,就可以查看车辆的状态,调试一些参数,消除故障代码等等,业余条件下,我们买一根5053接口线用笔记本电能也可以调一些参数,例如15公里自动落锁、激活防盗报警功能等等,笔者已经帮身边的人调试过很多辆车了……呃,说多了,我们不是要说这个的,我们要说的是怎样找到BCM的CAN引线。主意在下放有两个接插件,一个白色的,一个黑色的,白色的里面就有CAN总线端子。
在白色的插件前方,有一个锁紧机构,按下卡口,就可以把锁扣拉下来了,于是整个白色的插件就从BCM模块上拆下来了。
然后把白颜色的外壳退出来,黑颜色的插座就展现在眼前了。
把黑颜色的插座拿出来,是两层构成,左右一滑动,就分开了,在下层,找到20和21号插头,我们乞丐版的车,这两个插头是空的,高配版的车型,例如有方向盘控制的,就是通过CAN总线控制,所以我们要把这两个插头接到车机的CAN线上,20是CAN+ ,21是CAN-。
现在先不忙接CAN,先要拆中控,首先把车机面板撬松,然后把空调出风口撬下来,这样面板才能全部拆下,拆下后看到四枚T20的螺丝固定着车机。
松开螺丝后,就可以把旧的车机拆下来了。服役了近7年的老机,是该光荣退休了,别老占着位子,让年轻人上吧。
原来的车机是通过尾插转换线来实现和原车匹配的,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线,一一拆掉,右下图是新装的车机,就是NV5015 由于使用原厂接口,线就少很多了,按颜色插上,不会错。
来张近照,可惜这个车机没有额外的视频输入接口,这样,我原先装的行车记录仪就没有播放的通道了,原先的车机除了倒车摄像头外还有一路视频输入,我接了行车记录仪,现在要看行车记录仪的内容,就只有把存储卡拿下来插到电能上看了。
由于我还有行车记录仪,要接到电源上,因此要破线,如果不装记录仪的话,是不需要破线的,我在破线的时候不小心刀子碰到搭铁,把保险烧掉一个,20A的,手头没有,只有从换下来的车机上拔了一个10A的来暂时代用(红色的是10A的,黄色是20A的)
保险盒在驾驶室中控太左侧的盖板中,标签标记35号的,就是音响保险,现在我们换成10A的了。
保险换上去,车机马上就亮了。
现在要接CAN线了,装车机的时候就把这一对双绞线放到踏板上方了。
由于是做好的杜邦头,直接万20和21号孔里一塞就装好了,很简单,然后复原。
把插头装回到BCM模块上,这时候,车机就提取到车辆信息了,并从屏幕上显示读出的信息,油箱剩余油量51升,安全带没有口上,发动机庄甦没有,车速没有,当然,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发动汽车,电瓶电压13.10V,累计行驶里程为34999公里,唉,怪不好意思的,车买了6年了,只跑了这么点路,惭愧啊……当然,另外意外的事情来了,我买的是乞丐版的车,车门状态检测在原来的仪表盘上就一个图标,只要有车门没关好就有这个图标,通常你就不能准确判断是哪扇门没关好,现在好啦,四个门的状态都出来了!
而倒档触发我们也没有接线了,车机会根据CAN送过来的信号直接切换显示内容,由于分辨率高了不少,感觉非常清晰。
GPS天线从中控向右边穿出来,放在前档正下方,用3M双面胶粘好。
USB尾线从下方引出,刚好有一个小凹槽,简直太神奇了,一切配合得那么完美!
看这就是USB引出的位置,图中红箭头出,上两幅是近照,就放在中控下方的储物格里,就像没改动过一样,然后就是上紧4没T20螺丝,装回面板、装回空调出风口。
现在要来看看功能了,车机打开后,有三个界面,主界面是8个图标,内容大家自己看了,用途也不用我说了,由于图标大,操作起来很容易。要说明的是NV5015支持自家的无线行车记录仪和空气净化器以及胎压检测,可惜我们没安这些附件,看来要配齐了还要化不少银子。
右边界面有3个图标,干才说的胎压检测就在这里,威路宝是配合行车记录仪用来回放视频的应用。设置就相当于安卓系统的设置功能了,是设置车机状态的。
左边是为用户预留的,将来安装的应用就会显示在这里。
在任何状态下,只要触发到安全的和车门状态,就会切换到车辆信息状态,例如在收音机或导航界面,只要车门打开,马上显示这个界面,车门关上5秒左右,自动返回原先状态,很实用。
这是原车议标,信息显示比较少,主意转速表里面的蓄电池和车门图标,现在显示在车机上的信息就非常丰满啦。
现在来说导航,首先NV5015搭载的是2015年秋季版的凯立德地图,由于使用了高增益有源天线,卫星信号接收非常强,当然,第一次使用,需要下载星历,会慢一些,一旦第一次定位成功,以后定位就非常快了,几乎是你只要点开导航软件,2秒内就完成定位,从卫星信号强度上看,信号质量非常好,哪怕在高架桥底下,当然,如果你在地下车库的话,就不能定位了,因为卫星信号只在室外才有。唯一的缺点是凯立德地图有些粗糙,有特殊需求的可以装高德地图。当然,凯立德的功能是非常丰富的,毕竟,专业做地图这么多年,对是导航软件中的带头大哥,实景地图非常好用,在每个路口、高架上下口、加油站都有实景图,在联网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客服实现导航,只要你把要取得目的地说出来,后台客服会通过网络发送一个最佳路线到车机上,避免驾驶员在导航机上操作,增加了安全性。
作为车机最原始的功能,就是娱乐了,首先我们来测试音乐播放能力,插上存有Mp3文件的U盘,进入“U盘多媒体”马上就读出内容了,轻触开始播放,支持APE无损压缩格式,音质一下上升了几个档次,通过试听,发现和原装车机音质差不多,比我拆下来的老导航车机简直好好很多倍。
在行车过程中接听电话是影响安全的一个因素,如果手机和车机通过蓝牙配对后,就在车机上实现免提通话,通过测试,通话质量不错,对方几乎听不到杂音。还可以下载手机通讯录,来电的时候,屏幕上直接显示姓名,非常直观。
有趣的是在蓝牙界面,还能显示手机的信号强度和电池电量。
在设置中,可以进行一些参数设置,使车机更加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在收音机界面,可以预存电台,喜欢听听路况新闻的一定不会对这个陌生,通常现在大家只听FM波段的广播了。
现在我们来试试全网通4G功能,可惜我们手上只有联通和移动的4G电话卡,电信的没有,我们就测试联通和移动的吧。
装入卡后,使用的是MicroSIM标准卡简称大卡,信号强度就上来了,下载速度很快,当然,我们还是推荐要下载软件最好链接WIFI下载,例如在你家车库装个路由呀,在停车场蹭个WIFI呀,当然,这一点,土豪请跳过。移动和联通的4G卡都能正常使用。本着节约的目的,我们测试完就赶紧把卡拿出来了,流量伤不起呀,最关键的是这个车机居然支持4G转WIFI热点,好吧,你说所有的手机几乎都有这功能,可这是车机呀,当然,如果你拥有一张无限流量的卡会好很多,当然,土豪还是除外。作为我们普通人,还是把SIM 卡插在手机上,车机要 用网络,例如导航路况接收这种不耗费流量的情况下,打开手机热点,让车机共享手机的4G网络,这样就不用专门为车机办张卡了。
只要有了网络,就可以搜索的应用了,只是非常少,应该是厂家针对系统定制的,有待于进一步开发跟多应用吧,不过,我们觉得,更多的应用还是交给手机或平板吧,车机毕竟不是做这个事情的。
说到WIFI,我们在停车场搜索里一下,发现好多WIFI,在手机上用WIFi万能交钥匙破了几个正在链接。
由于使用了高增益的天线,WIFI接收质量比手机还好,收到好几个手机收不到的信号。
由于采用了安卓4.4操作系统,高通骁龙8核64位 CPU:1.5Ghz RAM:1G ROM:16G的硬件,虽然1G的运行内存和16G的存储内存,对于现在流行的安卓系统来说是有些不足,但是,这不是手机是车机,因此配置是足够用了的,在使用的过程程中也发现两个不足,一是触摸屏和显示屏不是全贴合技术,中间有空隙,灰尘容易进入,在阳光直射屏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屏幕里面的灰尘。最重要的是除了电源键外没有实体按钮,我们看到原车的机头,电源键、音量键、选台键都是硕大的旋钮,为什么这样设计,原因是在驾驶的时候,要操作这些按键,通常是盲操作,也就是不看车机,从手的触摸上来快速找到按钮/旋钮,眼睛不必离开路面,有助于安全驾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车机采用安卓系统,按键也小了,也没有触感了,这样操作就必须要看车机面板了,否是要按音量+,会不小心按到返回键…不过,车机面板被显示屏占据的大部分空间,要放实体键,就只有缩小屏幕尺寸,两难啊,不过,笔者还是要告诫大家,驾驶时不要操作车机,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