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与开房、上床、睡觉有关系的一篇文章;
但却与性、色、情调、三俗没有任何关系;
暧昧的标题下,是对智能创新产品充满热爱和求索的纯真屌丝心;
所以,这是一篇正儿八经的智能数码产品试用体验和评论文章。
感谢@雷锋网 的信任和关照,提供了@12sleep (北京匙悟科技)的助眠套装Solar&Lunar的体验机会。
【先言碎语】
首先,还是不得不想说几句对智能数码创新产品的几点体会和认识。因为,每当体验过一款创新产品之后,总会回归到这样的认知体会上来。我先把观点阐述,接下来,在产品体验中,再结合这个产品来解释,或许效果会更好。因此,各位看官,请容虫子唠叨几句。
当下,互联网+经济如火如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当其时,智能家居、物联网、大健康、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概念的智能数码产品如雨后春笋。当然,“春笋”也会良莠不齐,并不是所有的创新产品都获得好评,并取得成功。或者不客气的说,80%的产品是失败的。原因何在?关键是没有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创新的思路和目的不清晰,为创新而创新,导致产品实用价值不高。检验这一标准,主要看产品的“替代性”有多大。只有对已有的产品替代性越大,创新才越有生命力。比如,电灯对蜡烛的替代。再比如,MP3对磁带的替代,数字存储介质对胶卷的替代。
第二,产品可靠性至关重要。可靠性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使用的准确性,也就是主要功能的可信任、可依靠,尤其是大健康概念的数码产品,没有了准确性,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二是使用的稳定性。这一点对当下的数码创新产品更为突出。目前,大量产品以众筹模式组织生产,很多时候达不到工业产品质量标准控制的数量级,因此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品质控制程序都无法启动,创新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特别突出。
第三,智能实现的人性化程度。很多产品为了追求智能概念,特别强调产品的捆绑手机、电脑的使用,缺乏独立使用的能力,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很多血压计、体温表、体重秤等产品,都是如此。本来一个简单的产品独立就能完成的功能,非要通过连接手机来实现,非常不人性化,也自然会在日常使用中被用户抛弃。另外,很多智能产品侧重产品本身,忽视了app的人性化设计,也同样会影响产品使用体验。
第四,产品定价策略的偏差。这体现创新团队的商业天赋。有些产品定价昂贵,比如电臀,以高利润率、附加值对冲销量偏少的影响;而有些产品则定价非常具有竞争力,比如很多手环产品,只是比普通电子表价格略高,以薄利多销赢得市场。不管哪一种策略,虫子认为都要对盈利业绩有一个预期目标,提高营销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不要打把握之仗。
此外,智能产品的研发、营销中,受创新团队年龄、阅历、性格、兴趣等的影响,随意性、情绪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品牌的发展和产品的推广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也造成很多遗憾。
如果以上论述比较繁琐,虫子可以用一句话来终结,智而不能则罔,能而不智则殆,智能数码产品一定要做到创新性、可靠性、易用性(独立性)、智能化的有机一体,也就是“智”和“能”不可偏废,唯有如此,方为成功的创新产品。
这一段,供正在创新或者有创新计划的朋友们参考,也欢迎围绕于此,与虫子探讨,虫子虚心受教。
【初识产品】
@12sleep (北京匙悟科技)的助眠套装系列主要有三个产品:Solar、Lunar和1kg,首先来说,虫子认为这三个创新产品的名字太过追求个性,有些不接地气。毕竟产品是用来卖的,而不是做慈善、搞艺术,不能太追求个性,而把名字起的太生涩拗口和难以记忆,而应该更多考虑市场推广、传播的效果才好。
还是虫子一句话介绍一下吧:
Solar:一个造型独特的,带有助眠功能的led台灯。
Lunar:一个圆形胸牌大小的睡眠记录设备,通过多维运动监测仪监测分析运动情况。
1kg:一个带有睡眠记录的枕头,其实是把Lunar内置到枕头里面了。
虫子体验的是Solar&Lunar的组合。
接下来,看一下两件产品的实拍展示。
Solar采用一个白色的方形纸盒包装,非常的简洁大方,从包装上就体现简约简单的艺术美感。
包装盒上面的“没想改变世界,只想安稳你的夜”,带有诗意的产品文化,很容易走进用户的“心”(当然,不如虫子的“和她去开房,恋上你的床”吸睛)
方格的床单不知道是否会增加学生狗们的亲近感。但床单作为背景,展现助眠产品还是比较和谐的。Solar采用了一个圆饼状的设计,通体是奶白色,而顶面则是木纹贴纸,带有浓浓的家居气息。Solar的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也采用圆形纸片,显示出工业设计的系统性。Solar的高度是115mm,直径是224mm,重量为1.3kg,功率为10.5w,而色温为3000k,据说可以显示万亿种颜色,当然这个也无法验证。
Solar的灯光装置由内外两个灯罩组成,结构类似一个高脚酒杯倒扣上了一个茶盅。当然外观上更像是一个大大的白蘑菇。
上面板是呼吸灯/手势感应环。虫子红线圈起的位置,可以看到感光的元件。用手悬空挥过,Solar就会相应发生灯光上的变化,显得比较炫酷。
Solar的底部是产品的信息,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把二维码印制在底座上,非常不人性化。而底座覆盖了硅胶材质的垫子,有利于增加产品放置的稳定性,这个设计比较赞。
Solar还集成了两个USB充电口,也比较实用,方便用户夜晚对手机等产品充电。美中不足的是USB的充电口为1.5V、1A的参数,相对于现在手机动辄快充、闪充的“大胃口”来说,并不够快。
Solar的线缆长度大约1.5m,足够长的线缆更加方便用户的实际使用。这一点设计也非常给力。当然,也有不足,就是插头的设计不太合理,插头的横向面积较大,会干扰插座周围的插孔。如果把插头的变压单元设计成竖直形状或许会更好。
在每个晚上,在床头点燃这样一个造型独特的台灯,会让房间充满着温馨安静的气息,相信对睡眠会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
Solar的造型灵感据说来自于少数民族部落某种神秘的祈祷祭祀物件,带有神秘的力量。相信这种神秘的力量,能够让现代人从紧张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回归睡眠和梦境。
接下来,看一下Solar的实际感应操作。
从实际体验来说,手掌悬空的距离不能太近,挥动的速度也不能太快,需要缓缓从灯的面板上方划过。而台灯的光线也会缓缓的渐变。从实际操作来看,灯光的控制次序为:熄灭(划过)——暗光(划过)——强光(划过)——熄灭;而在灯亮的状态下,手势悬停不动,灯会慢慢熄灭。当然,这只是Solar作为卧室台灯的基本功能,更为高级的灯光助眠功能后续还会介绍。
接下来,再来看一下Lunar的有关情况。
Lunar采用类似一个戒指大小的黑色小盒子包装,比较小巧精致,而盒子也一样比较简洁。
Lunar比较简单,只是一个类似于纪念章大小的小圆饼,并带有一个说明书。按照官方的说法,内置电池可以使用一年,免充电、便携式,更方便使用,是目前最好的睡眠监测解决方案。
为什么官方会如此宣传呢?奥妙在于Lunar采用了磁吸式的夹扣设计,由一个监测器和一个小小的磁铁片组成。而监测器里面也内嵌了磁铁,两块磁铁异极相吸,可以方便的固定在普通枕头上,借助内部集成的高精度三维六向运动监测模块,对用户睡眠情况进行监测。
Lunar正面非常简单,带有一个小小的指示灯,用于蓝牙连接、数据传输时的闪烁监测。
夹扣在枕头的边缘位置,两块磁铁的吸力比较强劲,同时Lunar还采用了凹凸镶嵌的设计,从而保证更大的粘贴力度,在枕头上不容易脱落。
【智能应用】
既然是智能助眠产品,自然离不开app的智能控制。12sleep的app名字叫想睡。扫描二维码或者在软件商店搜索,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当然,虫子还是建议在Solar上直接印制上二维码,方便用户扫描下载。
想睡app安装之后需要用户注册,不同于很多app可以使用qq或者微博登录,必须采用手机注册,似乎不太人性化。
因为是大健康概念的智能产品,因此,用户基本信息的采集就显得更加有必要。借助于大数据的平台支撑,软件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性别、年龄和身体基本状况提供更加科学的睡眠保健建议,这也是当下大数据下大健康概念的大势所趋。
想睡app还会对用户进行一个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与睡眠有关,包括睡眠中遇到的问题,一些基本的睡眠习惯等等。这些基础数据的采集,也是为了有针对性的为用户提供助眠服务而做得准备工作。
完成一系列设置之后,终于进入了app的主界面。主界面非常直观,就是用户当天的睡眠数据,而如果没有数据的话,会提示用户“同步”设备获取数据。而点击左上角的“≡”标签,就会进入菜单页面。菜单页面非常简单,上方是用户昵称,用户昵称下方是设备标示,点击可以进行连接。而下面依次是情景卡片、闹钟、睡眠健康、设备管理等选项。
Solar与手机的连接是通过wifi实现,借助手机app的设置界面完成。这也是很多物联网产品联网的主要方式。连接后,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设备的一些基本操控,当然这些并没有太大实用价值,因为用户不可能在睡眼惺忪的情况下,拿出手机,进行如此复杂的操作。
而Solar与1kg或者是Lunar的连接则是通过相互之间的蓝牙实现。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了助眠设备的工作原理:Solar接受1kg或者是Lunar的睡眠监测数据,判断用户的睡眠/清醒状态,相对应的完成对灯光亮起/熄灭或者多彩变化的控制。而如果是手机与Solar连接下进行催眠音乐的播放,还可以控制音乐的播放,实现声光电与用户行为的协调互动。
在情景卡片下,主要是利用手机与Solar的连接,通过声光技术实现对用户的助眠。其原理是模拟不同场景下的声音、光线,从而营造一些有助于休息的安静、温馨、静谧的虚拟场景,达到对用户听觉、视觉的有效引导。
情景卡片分为:助眠和情境两种模式,每个模式下面又有不同的子分类场景。音乐的播放可以选择固定时长或者是定时。助眠,主要是人声的辅导,而情境则是模拟自然界的一些声光场景。同时,如果使用Lunar达到12天时间,还会开启更多的睡眠情景卡片。
接下来,让我们实际感受一下声光场景。
(流水视频)
(森林视频)
Solar的使用更多是基于睡眠数据的监测,这就离不开Lunar的支持。Lunar的连接和激活十分简单,app带有详细的介绍。按照app的提示,摇晃Lunar,就可以实现蓝牙功能的激活并完成与app的连接。
说到这里,虫子开篇提到的可靠性问题出现了。Lunar的设计思路十分先进,强调单一性、专一性和简单性,但产品的基础优化设计和质量控制似乎存在问题。一是无法及时升级固件,在升级固件过程中反复失败导致产品消耗太多电能。同时,Lunar每一次的连接都需要摇晃,不仅十分繁琐不便,而且电量掉的也是相当快,设计预想的使用1年几乎不可能完成。虫子体验几天时间,电池电量已经消耗殆尽。更有许多小伙伴的Lunar收到时就是无法激活的。
Lunar对睡眠的监测,开始要用户提供一个大致的睡眠目标,以方便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而监测的睡眠数据可以以“日、周、月”进行分类,每天可以查看详情,每周可以查看睡眠柱状图,每月则可以展示每天睡眠效果,在每月界面下点击具体天,则可以进入当天的睡眠详细页面;在每周情况下,点击某一天的柱状图,在下方也会显示当天的睡眠信息。可以说十分直观。
这里的睡眠监测只是根据用户预设,默认一个时段,对于一些特殊用户,比如上夜班、有午睡习惯的用户,还不能全面监测所有的睡眠情况。因此,可以建议每天的睡眠监测里,可以设置24小时制的睡眠监测示意图,详细介绍用户一天时间内所有的睡眠情况。
而用户睡眠监测时,Lunar可以参考许多手环的设计,设置物理按钮,设立手动开启睡眠监测模式,手动开启后,在算法上设计一段时间(比如半小时或者10分钟的延宕冗余期),从而让睡眠监测数据更加准确。
此外,12sleep还设计了微信端的设备数据同步方式。在想睡的微信公共号下,点击睡眠中心,就会出现数据统计选项。选择数据统计,则会提示绑定设备。具体的操作以及数据统计界面与想睡app的基本一致,在这里就不再多费口舌了。
【几点建议】
一些建议文章中也有所提及,在这里梳理一下,供厂商参考。
1、Solar的灯光控制,建议增加实体键,给用户更多选择。毕竟隔空操作还不精准可靠,很多用户也不太习惯。
2、外观设计上,Solar照明的灯光、Solar的外观颜色建议增加可选项,纵向的高度建议设计为可调节。
3、辅助设计上 ,Solar 的USB充电装置电压电流可以设计为可调节,底座上建议添加上app的二维码。
4、Solar的声光助眠创意很好,其实可以在Solar本体上集成音箱,实现独立使用。要知道让用户睡眠远离手机其实本身就是最好的助眠。
5、Lunar设计为可拆卸,尤其是电池设计为标准化、可更换,这是最可靠的解决故障多发的简单方式。可以设计为旋钮式的设计即可。
6、Lunar可以设置物理按钮,方便用户选择手动睡眠监测模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7、app的兼容性有待优化,虫子在体验时,手机出现卡顿和延迟问题。
8、想睡app数据可以让用户选择是否实现与社交账号的同步,通过社交账号的绑定,实现对亲友睡眠信息的远程获知。比如,用户提前通过想睡微信公共号,实现对Lunar设备的绑定。然后,家里老人孩子使用Lunar记录睡眠情况,Lunar蓝牙连接Solar传递数据,Solar通过wifi上传网络,想睡公共号收到数据后,自动推送到预先绑定设备的用户账号下,用户就可以远程掌握亲人的睡眠状况了。这个功能,希望12sleep可以借鉴乐心wifi版血压计的设计,非常简单容易实现。
【试用体会】
通过简单的试用体验,总体感觉Solar&Lunar助眠套装的设计理念比较创新和超前,在台灯的基本功能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拓展深化,针对当下紧张快节奏工作生活下,睡眠不高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了一个系统的睡眠监测和帮助睡眠系统解决方案,很有针对性,也非常实用,可以说在大健康概念下的市场定位非常准确。
在具体产品设计上,Solar&Lunar很好的把握了专一、精准的理念,没有过多的附庸繁琐功能,突出助眠这一中心功能,强调易用性、一体化,并努力做到免充电、少触碰、无害化、节能环保等等,都体现了相当专业和高超的创新思维理念。
当然,作为众筹的创新产品,受限于量产制造和质量品控的现实约束,产品理念和思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实现度并不高,产品还有一些瑕疵,稳定性、可靠性、准确性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这些方面,虫子愿意与厂商展开更进一步的探讨。
至于高达千元以上的价格,值还是不值,其实,虫子认为关键还是取决于产品能否完全实现它的价值。就目前12sleep产品的创新创意实现度、产品品质可靠性而言,显然还不值这个价钱。但如果真正量产之后,经过不断完善之后,能够稳定的实现设计最初设想的功能,真的能够给用户睡眠质量带来实打实的改善和帮助,显然将明显提高用户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在健康面前,产品还有贵贱的区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