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体验,尾巴在介绍小鱼在家智能陪伴机器人的使用感受同时,侧重于对亲情类产品的思考和建议。还有一点,因为不想暴露家庭隐私,因此很多图片展示都没有出现家人,请注重文字表述。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古人的信条,现代人有了自己的伦理道德理念。当下,我们自从进了象牙塔走入他乡,便开始远离高中的禁锢、家长的唠叨、学业的重担,每个人都像一条小鱼,在五光十色的社会海洋中畅玩。更不用说毕业工作后,有多少人自此就记不住了乡愁。
可是,在追逐自由与梦想时,每条小鱼心中总有那么一线牵挂:故乡的父母可安好?当然,还有“将在外”思念家中幼子的情形。不得不说,迎着互联网+的东风,大众创新创业,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多基于互联网,主打亲情关怀的产品。比如,安防或者监控为目的的智能摄像头类,通过运动状态监控日常作息类,等等。其实,思考与体验下来,总觉得有这样或那样的差距和不足。啰嗦太多了,言入正题。
小鱼在家是什么?
套用官方的话,小鱼在家是全球首款家庭陪伴机器人,“3秒回家、即刻陪伴”,改变我们与家的连接方式。
从使用者角度来说,因为小鱼在家头顶着“机器人”的光环,因此第一次见面时,我还是用略带挑剔的眼光来审视。小鱼在家虽然外形萌萌哒,白白胖胖的,细节做工也比较精致,但“这不就是一个智能摄像头、一部平板、一个音箱的组合体么?”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当时,尾巴脑海里浮现出小时看过动画片中的台词:“我来组成头部····”为了让阅读下面的体验更为方便,列出以下这些比较重要的参数:
一周来体验下来,小鱼在家也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写到这时,尾巴还在纠结“机器人”三个字。好吧,就当它是“机器人”。
机器人的“大脑”,就是小鱼在家接入的互联网以及背后的云服务功能,也正因为有了这个“大脑”,才能远程通过APP远程访问小鱼在家,查看家中情况,与老人、孩子进行支持多方的视频通话,语音识别命令,等等。
机器人的“眼睛”,就是小鱼在家最上面的摄像头。旋转角度上,通过手机APP控制步进电机,随动显示屏进行水平正反方向转动,电动调节顺滑稳定,视角足够观察使用。或者,可以手动进行上下调节。但是,不支持摄像头独立左右调节或者电动上下调节。视频质量上,1080P、1/2.86 英寸图像传感器数据还可以,实际体验上,只要是家中光线充足,视频质量还是可以得到保证,白平衡、色彩还原都不错。但是,如果是夜间你想偷偷的观察一下,那就只能是黑乎乎一片了。
小鱼在家的“眼睛”支持人脸追踪,进行视频通话时,随着用户身体的挪动,屏幕带着摄像头也会随着转动,保证了视频通话的最佳效果。同时,自动录制功能经测试表现不错,儿子进入到放置小鱼在家的房间,就会自动录下来,可以通过APP远程查看,也可以在小鱼在家上查看。
机器人的“耳朵”,就是小鱼在家的语音识别。只要对小鱼在家说出“小鱼帮帮忙”,就会激活语音助手模式,接下来发出“明天天气如何?”“附近有什么好吃的”等命令让其联网查询,使用很方便。因为语音是与讯飞合作,所以语音识别上还是比较准确,不过有好多语音虽然能识别但是理解不了内容。在识别距离上,4米之外后,要提高音量才可以激活。
机器人的“身体”,就是小鱼在家的触控屏。通过点点画画就能完成全部操作,触控反应比较灵敏,可视角度也绝对能够满足日常操作使用。
小鱼在家内置了一个小鱼电台,分类比较清晰,也很有针对性,老人和孩子都能找到需要的东西。
同时,小鱼在家的光线传感器检测比较灵敏,只要有人进入房间,小鱼在家就会自动从待机状态下唤醒,显示当前时间或者天气情况,可以说比较人性化。
有意思的是,小鱼在家还在其底部设计了一个标准螺丝接口,可以很方便的安装到三脚架上,如果缺席了生日聚会,用这个就是神器了。
小鱼在家所谓的“陪伴”,是跨越了物理的距离,通过互联网视频,把各个家庭成员通过小鱼在家APP互联互通起来。第一个通过APP接入小鱼在家的即为管理员,可以邀请、批准其他家庭成员的接入。目前来看,APP的功能还是相对单一,重要的功能就是查看家中情况和视频通话。其实,这个视频通话和QQ视频差不多,优点就是前面说的能够在视频通话时自动识别面部,进行随动。还有,APP与小鱼在家共享了家庭相册,不会错过家庭精彩内容。
数码产品的温度控制很重要,在接续运行2个小时左右,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屏幕背部左上侧温度为40度,右上侧为43.3度,背部下方为31.4度,摄像头为38度,当时室温在30度左右,温控不错。
小鱼在家的优点是什么?
1、安装和使用简单。小鱼在家安装和使用全程都有语音进行提示,只要第一次联网时连接到WIFI,下载好APP,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就不需要任何设置了。毕竟使用群体是老人和孩子,零设置理念、操作简便,值得肯定和点赞。
2、智能语音接口。语音控制最大化的简化操作,方便老人和孩子使用,也让操作半径覆盖到整个房间内,尾巴很喜欢这样的方式。不过,这是优点也有很多不足,后边会吐槽。
3、多方实时互动视频。亲情总是多方联系的,小鱼在家支持多个手机端、终端的互联互通,加上终端的人脸识别追踪,犹如多方会议,“议题”总在视野之内,爷爷奶奶、孙子孙女、爸爸妈妈、小姨姑姑,一大家人的网络“陪伴”其乐融融。
4、呼叫转接功能很重要。当小鱼在家呼叫的家人不在线,或者APP没有在后台运行的话,小鱼在家将直接转接呼叫家人绑定的手机号码,保证能够及时联通,假如有紧急情况这个功能就很必要了。
小鱼在家的不足和下一步发展是什么?
好了,介绍了小鱼在家的一系列体验,现在尾巴开启吐槽模式。
1、为什么要叫做“机器人”?可能是尾巴对机器人的理解太狭隘,但“小鱼在家智能陪伴机器人”的名称给了我太多的遐想,结果在体验中虽能面部识别,但不会理解面部表情的含义,又不能跑、不能跳,也没有主动性的功能和行动,有点小失望。
建议,下一代小鱼在家产品,能够像一个真正的机器人那样,设计“双腿”,内置上智能芯片自动识别判断家庭环境自主行动,或者远程控制小鱼在家中走动。使用高效充电技术,不要拖着电线小尾巴,在没电的时候能够自己回到充电底座进行充电,完美。
2、建议增加电动控制摄像头上下调节模块,既然可以走动了,只左右调节就有了相当的局限性,只有可以远程控制上下调节,才能更好的陪伴交流。
3、充电器太大。小鱼在家机身萌萌哒,为什么充电器也设计的这么大,在插线板上插上后就影响了其他插孔了,设计师怎么想的?建议学习小米电视那个小小的充电器。
4、语音控制广度不够。不多说内容控制上的广度,这和讯飞有很大的关系。问题在于语音交互没有二级控制,比如说想听歌,小鱼会给你放一首音乐。但是,如果觉得声音太大了,就无法再用语音控制说声音小一点了。不管此时你说小鱼帮帮忙发出语音,识别命令成功与否,都会跳出当前的操作。还有,语音内部控制上,只有家庭相册可以识别,小鱼电话会识别为小于电话,小鱼电台会识别跳转到百度搜素,小鱼号和设置,都会是在学习当中。建议,可以学习市场上很多智能音箱的语音操作模式,进一步优化语音控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如果能够识别语音来源方向,自动把触控屏转到那个方向,也非常酷。
5、有关隐私泄露风险的担忧。小鱼在家并不是单机使用,需要接入互联网,视频都通过云服务进行传输,这样尾巴总是有隐私泄露的隐忧。网上已经多次曝光,有黑客通过破击网络摄像头,将其变为肆意偷窥的“眼睛”,甚至是录下在网上传播。小鱼在家出于家人保护,设计了一个物理开关,打开之后控制端想要再实时视频就需要小鱼端同意了。这样的解决办法虽然安全,但另一个角度考虑还是带来操作不便,建议还是在硬件和云端严把安全观,杜绝攻击后门,及时修补漏洞,让小鱼为生活带来便利,而不是安全隐患。
6、功能太过单一。目前小鱼在家主体功能就是视频通话。其实,小鱼在家的潜力是非常大的。既然已经打破了物理距离上的陪伴,那样下一代小鱼在家产品,应该通过附加各类传感器小小鱼,以及接入一些移动健康产品,发展成为一个陪护信息中心,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可以设想一下,通过各类传感器的小小鱼,可以在静默情况下,随时搜集父母出门、吃饭、休息、吃药等各类作息信息,以及孩子看电视、用电脑、做作业等日常动作,假如偏离规律过多,会及时提醒管理员;通过接入各类移动健康产品,父母在测量血压、血糖、体重后,会及时记录,假如出现大波动,也会及时提醒;通过日常搜集到的大数据,由小鱼在家后面的云服务进行整合运算,能够根据这些大数据对父母的生活健康、孩子的习惯养成等方面提供一些专业性的建议,这又是多么重要的一项功能。所以,“陪护”不仅仅是看一看、说一说,静默下的关怀也很重要。
总之,小鱼在家智能陪伴机器人,并没有简单进行排列组合,配合云服务,让原理家的“游子”有了另外一种“陪伴”家人的模式。其实,小鱼再好,都比不过亲自陪伴,即使再忙,也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