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智能手环的失败,“手表外形手环心”的智能手表的冷门,穿戴数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已迫在眉睫。
经历了 inWatch Fusion 发布会,"传统"智能手表似乎赢得消费者的欢心,但这种模式能否超越 Moto 360?一起来看看 Oband Aurora 智能手表的表现。
蓝宝石玻璃镜面,铝质表盘,直径38mm(44mm 两种尺寸),厚度9.8mm;
18mm 意大利进口头层牛皮材质腕带,18mm不锈钢材质腕带;
内置12颗 LED 时间显示灯,导光材料为12颗施华洛锆石,震动器,支持蓝牙4.0,30米防水;
机芯使用索尼SR521SW纽扣电池供电,官方宣称待机7年,PCBA采用45mAH可充电式锂离子电池供电,工作时间为5至7天;
需配合官方的Hifit应用,兼容 Android 和 iPhone设备。
评测生涯中见过的最大的智能手表包装盒了吧,如此体积的包装,在智能手表中也是排得上名号的了。
纯黑色的包装,外层绘有一个概念手表的腰纸,仅从概念图中能找到许多Moto 360的影子。
正面用白色的线条勾勒除了Oband Aurora智能手表的轮廓图,正上方为品牌LOGO,与LOGO对应的为美体书写的产品名,整个正面透着一股科技的气息。
背面贴有全英文书写的信息标签,这难道是要走国际路线?
类似MX4的书本式包装,打开“封面”,一种失落感立刻从心底升起,如此大的包装,如此“小”的手表,给人的视觉效应便是极不协调。
通过镂空的包装,手表的全貌一览无遗,黑色的表盘,黄色皮质腕带,仅从外观上与传统手表看不出区别。
翻开另一侧的封面,剩下的手表配件也尽收眼底。
除去手表,比较吸引眼球的便是Aurora充电底座。
铝质边框,外框边弦有类似 iPhone 5s 边框的抛光倒角。
充电底座内部的填充物为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不仅表面光洁,而且强度较高,不易损坏。
底座卡槽中有四个硅胶触点,能够极好的将手表固定在底座中。
底座的一侧有一个USB充电接口。
底部有四个气垫,不仅提供足够的摩擦力,还有一定的缓冲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Aurora智能手表还附赠了一条不锈钢腕带。
不锈钢腕带背部有数条卡槽可以调节长度。
力臂太短,成年男子都无法在徒手情况下压下卡扣,因此官方赠送了一根撬棒和一份说明书。
随机附赠的还有4根普通生耳。
全家福,包含手表、充电底座、USB数据线、中英双语说明书和不锈钢腕带。
初次见面,很难让人联想到“智能”二字,从外观上,Aurora 与传统手表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
表盘走的是纯黑简洁的美学设计路线,表盘中12个简单的刻度,4个罗马数字。
银灰色的指针给整个黑色的表盘增添了一丝时尚,表盘上方是一个品牌LOGO,与每个刻度对应的是一颗施华洛锆石。
表框为金属材质,侧边经过了倒角处理,尽管弧形过渡更加的圆滑,但9.8mm的厚度还是无法掩盖。
表框的一侧有一颗传统的时间调节按钮。得益于背部的倒角幅度较大,旋钮的操作便易性得到了保证。
Aurora手表的背部浑然一体,根本看不出有拼接痕迹。
背部有一个品牌LOGO,两颗铜制充电触电。
手表与底座连接效果图。
与腕带连接处的表壳非常锋利,摸上去有点割手。
表带采用了皮质材料,外观绚丽,质地较软,手感也不错,但整体感觉其宽度与手表有点不搭。
表带的连接处经过了缝纫处理,品牌LOGO也印在了腕带上。
腕带的侧边没有做任何的过度,切给痕迹明显。
腕带卡扣为精钢材质。
最令人意外的是,皮质腕带的生耳采用了活动生耳,换取表带极其的方便。
整支手表看起来还是比较沉稳大气。虽然放弃了秒针,使得手表失去了一丝活力,但12颗施华洛锆石的加入使得佩戴效果还是挺酷的。
智能功能中唯一的交互方式便是12颗LED灯了,双击表盘可查看当前的运动完成度,充电过程中可直观的了解充电进程。
防水等级为3ATM,完全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相比Aurora手表的外观部分,软件部分就逊色许多。
国际惯例般的引导界面。
首次使用需要注册帐号,仅支持手机和邮箱注册,暂不支持第三方登陆。验证码的间隔时间为180S,如果手机未能及时收到验证码,想尝试邮件方式还需等待180秒。
个人信息录入,需要注意的是,帐号的性别不能修改,个人认为数据范围太广,身高从50cm、体重20kg开始选择。
输入密码,还需再次登录,步骤繁琐,用户的学习成本过高。
软件主界面能直观的查看运动、睡眠数据,下拉可直接进入日历界面。
通过点击右上角的曲线图标自由切换日历和曲线页。
点击相应的卡片,能够查看具体数据。
遗憾的是,睡眠监测存在着重要的Bug,实测,大约晚间1点进入睡眠,8点起床,但是检测的仅有2小时的睡眠时间。可见底层算法存在着重要的问题。
饮食添加功能略显鸡肋,国外食品中标有食物的卡路里数值,而对于中国人,这项功能并不符合国情。
每次看到智能手环、手表APP中的朋友圈就只能“呵呵”了,穿戴数码尚未进入寻常百姓家,穿戴设备又面临着品牌众多的局面,想在一个智能硬件的APP当中组建自己的社交,其难度不可估量,更不要依赖与一个朋友圈来增加用户粘性。
设置界面也没有多少新意,当屏幕演变为LED灯时,功能的简化也是在所难免的。
从手环到手表,从智能手表再到"传统手表",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Oband Aurora智能手表从包装到外观都很惊艳,传统的气息也被完全保留,甚至通过一些微创新来提高用户体验。但这一切也无法掩盖软件端的缺陷,APP的不足最终成为了智能功能的短板,所幸的是,这样的弊端都可以通过后期的版本升级来解决,但是该如何解决,什么时候解决,只有官方才可以决定。
由于产品并未上市,评测机器为工程机,具体售价也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