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覆盖常用焦段,现在主流旗舰都成了“主摄+超广角+长焦”的搭配,实用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很遗憾,现在并没有手机能在“主摄、超广角和长焦”上同时称霸。所以对手机摄影有需求的用户,还是得按照个人需求来做取舍。希望这次的拍照横评,能帮到需要做选择的读者。
这次的拍照横评,参加机型包括:三星Galaxy Note20 Ultra、小米10 Ultra、一加8 Pro+、vivo X50 Pro+、Galaxy Z Flip 5G、iPhone 11 Pro Max 512GB暗夜绿 国行首发 全款带AppleCare+非海南免税版。
这篇是面向深度拍照用户的内容,会有部分内容超纲。如果时间不足或想吃一下横评的瓜,每部分都有独立小结,可以直接转跳看结论。
机型太多,参数表有点密集恐惧症。我们关心的主摄方面,除了华为手上那颗IMX700(5000W,1.22μm,4in1成2.44μm,1/1.28"),当今最强的CMOS都在这里了:
理论排名最强的是小米10 Ultra那颗OV48C(4in1后2.4μm的1200W,带更彻底的双原生ISO,但没有双核对焦)
vivo X50 Pro+/iQOO 5 Pro的S5KGN1(4in1成2.5μm的1250W,带双核对焦)
一加8 Pro/OPPO Find X2 Pro的IMX689(4in1成2.24μm的1200W,带双原生ISO,全向对焦)
再往后就是三星旗舰在用的S5KHM1、小米10/10 Pro的S5KHMX,而iPhone用的还是比较“老旧”的1.4μm CMOS,Flip 5G用的也是三星2019年的产品了。
超广角:除了华为那颗超大底外,规格最强的是一加8 Pro的IMX586(4in1的1.6μm)、其次是Note20 Ultra的S5K2L3(1.4μm)、小米10 Ultra的超大广角IMX350。vivo X50 Pro+和Z Flip 5G都是S5K3L6(1.12μm),比菜鸡1μm要强一个档位。
而硬件最弱的依然是iPhone,再配合小光圈镜头,其表现之弱也是不可思议的(以至于很多苹果用户晚上用超广角时,都会以为相机坏掉了)。
长焦:最强的是小米10 Ultra的IMX586(真是个好CMOS,在哪里用都不会弱)配4.8倍光学变焦,其次是Note20 Ultra和vivo X50 Pro+那颗规格几乎完全一致的S5K3M5(Note20 Ultra是123mm等效焦距,X50 Pro+是128mm等效焦距)。
但在主摄的5倍长焦之间,小米和vivo都有2倍长焦做接力,而Note20 Ultra并没有,日用焦段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实用度。苹果那边就只有2倍长焦(但光圈已经增长到F2.0)。Z Flip 5G作为台追求轻薄的折叠机,就直接放弃长焦焦段了。
为方便浏览,“中央放大”的样张皆采用高倍率放大。但这不代表这些机器的拍照很差,或它们的差距很小,仅仅只是放大倍率过于浮夸而已。
若需要稍微仔细对比,并在爱搞机官网浏览的话,可点击“非中央放大的样张”查看大图。需要详细对比数毛的话,可到度盘下载原样张,链接: http://dwz.date/ct83,提取码: pk5d
所有样张对焦点都是画面正中央,除了特意说明的超级夜景模式,其他都是全自动模式。
超广角场景1(拼图处理后导致天空颜色出现断层,但对颜色和局部细节影响可以忽略)
超广角场景1,中央放大(iPhone和Z Flip超广角弱到,连山体的岩石都见不到了)
超广角场景2
超广角场景2,中央放大
超广角场景3(一加8 Pro和X50 Pro+的超广角,120度的视野明显要比其他机器小)
超广角场景3,中央放大(三星家的白平衡、饱和度风格都极其统一)
超广角场景4
超广角场景4,中央放大
超广角场景5
超广角场景5,中央放大
超广角场景6
超广角场景6,中央放大
超广角场景7
超广角场景7,中央放大
实际表现和规格高度吻合:
一加8 Pro的IMX586(4in1的1.6μm)在宽容度、极限辨析力(毕竟又是大底、又是小广角)上都有优势;
Note20 Ultra的S5K2L3(1.4μm)次之,主要得感谢三星的多帧合成算法,光线较差时虽然噪点多点,但辨析力、宽容度都挺好;
小米10 Ultra基本就是靠超大广角吃饭。此外,现版本固件的多帧合成非常积极,高光压制很好(但影响了拍照体验就是了)。
都是S5K3L6(1.12μm)的vivo X50 Pro+和Z Flip 5G算五五开,Flip的广角更大,因此辨析力吃亏一些。X50 Pro+正好相反,辨析力稍好,但超广角的视角偏小;
iPhone 11 Pro Max的超广角CMOS本来就弱,再配上F2.4的光圈,不要说灯光环境,就算是在傍晚都已经在翻车边缘了。非苹果用户不用惊讶,这颗仿佛坏掉的摄像头,在它出生那一刻起,就真的是这么弱。
篇幅有限,这里主要对比Note20 Ultra、小米10 Ultra和vivo X50 Pro+的5倍长焦。其余机器用自身最高倍率的长焦镜头应战(一加8 Pro实际是2.2倍光变、iPhone是2倍光变、Z Flip 5G是主摄上场)。
超长焦场景1
超长焦场景1,中央左侧放大(差距过于残酷)
超长焦场景1,中央放大
超长焦场景1,中央下方放大
超长焦场景2,中央放大
超长焦场景3,中央放大
超长焦场景4,中央放大
超长焦场景5,中央放大
讲真,超过3倍的长焦,日常使用意义就不大了。但无奈厂商卷入了“倍率军备竞赛”,很多旗舰牺牲的体积、重量和电池,结果只换了个寂寞的超长焦(倍率过高,除了展示厅和刚买那会儿,基本没用武之地)。但毕竟是厂商秀肌肉,我们也顺带看看移动光学产品的极限:
小米10 Ultra的IMX586配合4.8倍的光学焦距,不分场景地强,明显强于正常的5倍变焦;
Note20 Ultra和vivo X50 Pro+的5倍长焦,规格几乎一致(S5K3M5,1μm,F3.0),就真的是五五开,主要是白平衡和降噪力度的分别。
有趣的是,Note20 Ultra长焦123mm,主摄25mm,光变4.9倍左右,在4.8倍时切换副摄。而vivo应该是唯一一家,长焦的实际值超过标称值的。vivo X50 Pro+长焦128mm,但主摄是24mm,实际光变稍大于5倍变焦。不过都是120mm以上的级别,5mm的焦距差异,无法在成像上拉开距离。
第二梯队的一加8 Pro,虽然2.2倍只比iPhone的2倍大一点,但实际要强整整一个档位。可怜的Z Flip 5G无辜在场,就当做是看看“望远镜”能抛离主摄多远吧。
主摄场景1
主摄场景1,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1,中央下方放大
主摄场景2
主摄场景2,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3
主摄场景3,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4
主摄场景4,中央下方放大
主摄场景4,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5
主摄场景5,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6
主摄场景6,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7
主摄场景7,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7,中央上方放大
主摄场景8
主摄场景8,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9
主摄场景9,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10,超大光比(注意明暗部细节,小米和一加两台有双原生ISO的机型,表现明显更好)
主摄场景10,超大光比场景暗部中央放大(三星的整体测光偏暗,这里吃了大亏)
主摄场景11
主摄场景11,中央放大
主摄场景12
主摄场景12,中央放大
主摄极弱光场景1(极弱光场景漏带一加8 Pro,而Z Flip 5G因为太弱也没有参赛)
主摄极弱光场景1,中央放大
主摄极弱光场景1,中央下方放大
主摄极弱光场景2(极弱光场景漏带一加8 Pro,而Z Flip 5G因为太弱也没有参赛)
主摄极弱光场景2,中央放大
主摄极弱光场景2,中央上方放大
主摄之间的差距,就没有副摄群之间那么明显了:
除了“小米10 Ultra现固件在灯光/弱光场景易因测光偏亮而变夜视仪、三星整体基色偏红(都已经算是成像)”之外,所有机器的测光、白平衡都比较准,没有明显短板。但有一说一,大部分场景中,iPhone都是白平衡最准的(只是基准白点有点偏黄就是了)。
辨析力的话,都是顶级1200W像素,实在拉不开差距,主要是在“降噪、锐化、对比度、饱和度”之间调教取舍,一加8 Pro、vivo X50 Pro+、Note20 Ultra大部分场景都能五五开。
一加和vivo的风格有点像,“对比度、锐化和降噪”三重用力,讨好眼球,但细看会“发干”有油画感。而Note20 Ultra是省心类型,多帧合成表现稳定且触发率高,但传感器要弱一些,在弱光/极弱光场景会吃亏。
而小米10 Ultra要分开说,在能触发多帧合成的场景,它会是第一。但它的固件调教还未稳定,“薛定谔”的HDR没触发时,表现就一般了。在极弱光场景,它是几台里最强的夜视仪,画面亮度和细节都无话可说。现在的手机能做到这种地步,在几年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iPhone和Z Flip 5G没有悬念地垫底,但苹果的拍照体验依然无敌,完全找不到对手,自动触发的超级夜景模式也能越级表现。不过基础差距摆在那里,体验再好也挽不回来。
为什么没有封面里的魅族17 Pro?抱歉,没有光学防抖的IMX686,根本没有比的必要
关注我们的微博@爱搞机
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爱搞机(playphone)
当然,也关注我们的哔哩哔哩账号:爱搞机